“需求+政策”打开AED市场增量空间
更新时间:2021-08-30 11:47:02
“需求+政策”打开AED市场增量空间
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做好校园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购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行业要求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每个学校至少配置1台,并且需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配置工作。实际上,除北京外,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加大AED的配置力度,我国AED市场发展动力十足。
加强AED配置迫在眉睫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案例时有发生。国家心血管中心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心源性猝死者多达55万人,居全球首位。另有资料显示,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即使患者被抢救过来,也可能发生脑死亡。因此,急救界有“黄金4分钟”之说。我国一线城市急救车到达时间大多需要10分钟,AED是心源性猝死患者得到及时急救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急救医疗设备普及率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公开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10万人配置AED的数量为555台,美国为317台,澳大利亚为44.5台,英国为25.6台,德国为17.6台。而我国每10万人配置AED数量仅为0.2台,提高AED配置数量迫在眉睫。
政策推动AED配置
在公共场所配备AED等必要急救设备设施以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家逐步加大对AED等急救医疗设备的配置力度。《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要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AED;今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明确,公共场所应当按照规定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设施。
不仅国家层面强力推动AED配置,上海、广州、深圳、青岛、西安等城市也密集出台急救医疗服务相关管理条例,从政策层面推动AED在机场、车站、码头、口岸、学校、体育馆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的配置,鼓励公安、消防、教师、导游等公共事务从业人员和民众参与急救知识培训。总体来看,深圳、上海及北京等地区AED配置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深圳平均每10万人配置AED数量已达到17.5台。
要使AED设备最大限度发挥急救功能,确保配置数量充足之后,还需要确保设备能够“用得上”“用得好”。AED为非专业人员也可使用的急救设备,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限制AED正常使用的因素,如许多人由于没有受过相应的急救教学而不会使用;有的人对AED还存在错误认知,认为此类电刺激可能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等。此外,不少人对相关法规不够了解,出于多方面因素考虑,实施救助行为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完善AED配置体系还应尽快普及AED急救技能,提高公众急救意识,让更多人“敢用”“会用”AED设备。
我国AED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在需求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近年来,除颤市场迎来高速发展。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4年—2018年,我国AED市场规模(按销售额统计)由5.6亿元增长至1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2%,市场渗透率增长空间广阔,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30亿元。
目前,国内AED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械企查小程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中旬,国内有效注册体外除颤设备产品共37款,其中,进口产品25款,主要为飞利浦、卓尔、曼吉世(2017年被鱼跃收购)及日本光电等企业的产品;国产产品12款,生产企业主要为迈瑞、久心、上海光电及麦邦等。
2013年,迈瑞医疗率先发布国产双相波AED产品,填补了我国AED领域多项研究专利空白,打破我国AED市场的国外产品垄断局面。据了解,该设备上市前,AED的市场售价在4万~5万元之间,该设备的问世后,价格降至2万元左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AED的市场格局。2017年,鱼跃医疗以117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德国普美康的AED产品线,AED等急救业务成为鱼跃医疗未来重点布局领域。近日,鱼跃医疗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鱼跃医疗今年上半年营收35.93亿元,其中,AED等急救业务营收达1.78亿元,毛利率为38.87%。可以预见,未来国内AED市场的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AED市场东风已至。但由于使用频率以及应用场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AED产品稳定性已成为各大厂商技术攻克要点。随着未来AED的普及,产品售后服务升级等也将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