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评定——等速肌力评定/肌肉耐力评定操作规范
更新时间:2022-11-24 10:26:24
一、等速肌力评定
1.定义
使用等速肌力测定仪,在预定角速度下,测定特定部位肌群相关参数的肌力评定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力减弱,包括废用性、肌源性、神经源性和关节源性等。
(2)禁忌证: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急性渗出性滑膜炎、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等速肌力测定仪。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检查前准备
1)开机,校准仪器,根据检查要求摆放受检者体位,对受检者进行良好固定;
2)根据不同测试肌群调节仪器的动力头位置,使关节活动轴心与动力头的轴心一致。调节动力臂的长度,设定关节解剖0°位和关节活动范围,必要时进行肢体称重;
3)正式检查前先让受检者进行3~4 次预测试,以使受检者熟悉检查方法和要领;
4)慢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4~6 次;快速测试时,测试次数为20~30 次。
(2)检查方式
分为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测试,临床常用等速向心收缩方式进行检查。测试速度≤60°/s 为慢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力量;测试速度≥180°/s 为快速测试,主要测定肌肉耐力。每种测试速度之间通常间歇1 分钟,以使肌肉有短暂休息,耐力测试后需要间歇1.5 分钟以上,两侧肢体的测试应间歇3~5 分钟。
(3)评定指标
多采用峰力矩,峰力矩体重比,力矩角度,总做功,平均功率,力矩加速能,耐力比,主动肌与拮抗肌峰力矩比等。
5.注意事项
(1)检查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正确选择检查体位及肢体摆放位置。
(2)检查中:先检查健侧,抗阻方向与肌肉牵伸方向相反,抗阻点设在被测肢体的远端。如有疼痛、肿胀或痉挛情况,应在结果记录中注明。
(3)测试仪器在检查前需要先行校正,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检查中应给予适当鼓励性指令,以便提高受检者主观能动性,获得最大肌力。
(4)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行肌力测试。
二、肌肉耐力评定
1.定义
肌肉耐力是骨骼肌重复或持续收缩的能力。临床常用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来评定肌肉耐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健康人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耐力减弱。
(2)禁忌证:测定部位骨折未愈合、关节脱位、关节不稳、严重疼痛、急性扭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骨关节破坏等。
3.设备与用具
等速肌力测定仪或徒手检查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等长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设定运动速度为0°/s,测定肌群以最大等长收缩起始至收缩力衰减50%的维持时间。
(2)等速肌肉耐力:在等速测试仪上以180°/s 的运动速度连续做最大收缩20~25 次,计末5 次(或10 次)与首5 次(或10 次)的做功量之比,即可测定肌肉耐力比,作为判断肌肉耐力的指标。
(3)背肌耐力:俯卧位,两手抱头,脐部以上的躯干部分悬于床外,固定双下肢,伸展腰背部,使上部躯干凌空超过水平位,直至背肌无力致上部躯干低于水平位时终止。记录受检者维持此姿势的最长时间,一般以1 分钟为正常。
(4)腹肌耐力:仰卧位,两下肢伸直并拢,抬高45°,记录其能维持的最长时间,也以1 分钟为正常值。
5.注意事项
参考等速肌力评定。
大家都在看